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行業的產能過剩更類似于結構問題,雖然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供給超過需求,但一些精品鋼特種鋼卻是供應不足。今年前5個月,我國累計進口了575萬噸的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2012年,汽車制造行業全年產量為2.597萬輛,同比增長6.3%,今年1~5月,汽車制造行業共產生972.67萬輛,同比增速達到15.35%,汽車用鋼還有著廣闊的市場。
但面對國內越來越惡劣的經營環境,寶鋼新項目的定位也不得不重新確立。“我們的目標是把湛江項目建成世界最高效率的碳鋼板工廠,它將是寶鋼大院的一部分,只需增建高爐、轉爐、軋鋼等產線。銷售、采購、研發,以及財務人力資源均可共享。”寶鋼股份總經理馬國強對媒體表示。按此前的規劃,寶鋼曾計劃投資近700億元,“再造一個寶鋼”。但經過一年的研究,投資額已壓縮至415億元。設備采購策略也從追求最先進性,轉為最合適性,“在以往的規劃中,因為市場環境較好,所以我們項目采購更注重設備的質量、工藝的先進性。湛江項目這次采購策略會做些調整,裝備在滿足工藝條件下,追求簡單、可靠、實用,以最優性價比為原則考慮。”寶鋼湛江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有限公司設備工程部副部長周良基也明確對媒體表示。除了“省”外,寶鋼要求湛江項目投產半年內就要盈利。
接受記者采訪的生意社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行業分析師何杭生說,小企業因資金問題而倒閉,大企業卻因政府補貼而日益壯大,似乎是違背了市場經濟的淘汰自然規律,然而在目前的產能過剩,需求緩慢的鋼市環境下,政府對大企業進行“輸血”,而對小企業的不聞不問,也只是一種無可奈何。
林良敏告訴記者,錢荒的影響,已給很多中小企業帶來了流動性的困難,特別是部分地區的銀行直接暫停了貸款業務,甚至有的銀行停止了匯票貼現,使本已處于資金鏈困難的中小型鋼企更是雪上加霜,如果錢荒長時間持續,大量民營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企業的破產倒閉也是可以預見的事情。
近日市場消息稱,即將出臺針對大氣污染的最嚴措施,“節能減排”要死磕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行業,如加強檢查已建脫硫設備、督辦脫硫設施的正常運行、對未上脫硫設施的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企業限產限排甚至停產整治。考慮到以往執行力問題,不排除將大氣污染防治目標納入政府約束性考核指標并細化具體政策。此外,重點地區空氣質量如達不到預定標準,除環評方面實行區域限批外,可能采取暫停審批該區域內新增大氣排放項目的懲罰措施。如果以上措施真正推出并執行,則對河北地區的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行業影響巨大,而河北地區作為我國最大的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產量大省,其供應的下降將會對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價格形成有力支撐。